南方网讯(记者/许萌萌)11月16日下午,国新办举行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邀请五位援外医生与中外媒体见面交流(直播回顾)。其中,来自广东的代表——第2、3、4批援多米尼克中国医疗队队员,41岁的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德熙,在场讲述了自己援外三年多的心路历程。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德熙。直播截图。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让先进医学技术扎根当地交流会现场,吴德熙介绍,自己于年6月被选派为中国援多米尼克医疗队队员,援多时长共计三年三个月。在多米尼克,心血管疾病是高发病。吴德熙到达后,发挥所学所长,三年多来接诊救治心血管病患者约人次,并在当地积极推广新技术,创下多个多米尼克首例,包括开展第一例心脏移植起搏器植入术、第一例动态心电图监测、第一例动态血压监测等。“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吴德熙意识到,要真正提高当地医疗水平,救治更多人,需要在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被当地医学院聘为心血管专科导师后,他努力将“带教”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医院开展心血管相关讲座、临床教学查房、多学科病例讨论等医疗新技术示范与教授,让当地医生掌握新的技术、知识和理念。同时,在医院和国家卫健委、广东省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他积极推动创立了多米尼克首个心血管内科,以及成立中多心血管影像学中心和中多远程医学中心。此外,目前有两批七名多米尼克医务人员在医院学习先进的心血管影像学技术。学成后,他们将回到多米尼克,为当地升级医疗技术提供有力支撑。书写大爱与担当,他与众多当地人成为好朋友援米三年多,吴德熙自豪的是,当地很多患者、家属和他成为了好朋友。“我们很幸运,现在的中国有先进的医疗技术,能为医疗队员提供更好的保障,让我们援外更有底气。”吴德熙表示,不管是老一辈医疗队员还是年轻人,大家都有着治病救人的初心。援外是在履行医生救死扶伤的使命,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尽己所能为人类健康福祉做出贡献。对于有援外想法的年轻医生,吴德熙建议,首先要锻炼好“内功”,即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才能帮助别人。二是要有家国情怀,敢于担当,不计付出,用专业和大爱去展示中国医生的良好形象。他表示,援外工作虽然艰苦,但是很有意义,也有收获,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可以加入援外大家庭。国虽有界,医者无疆。吴德熙感叹,援外这段经历珍贵难忘,让其对医生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更深的体会,“我将继续坚守医者初心,守护好人民的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qijunrb.com/gjqh/12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