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自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美国对拉美政策奉行“新门罗主义”,加大了对拉美国家的干预,反映在经济、政治和安全等领域,如鼓噪“美国优先”,大打“贸易牌”“移民牌”,使前任奥巴马政府与古巴关系正常化的努力出现全面倒退,甚至拒绝承认委内瑞拉民选总统马杜罗而另行“任命”一个代理总统瓜伊多等。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拉美政治、经济格局也经历着深刻变化。中国、俄罗斯等在拉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落地生根,深化了中拉政治、经济互信;俄罗斯强硬支持委内瑞拉加剧了美俄博弈,导致美国“后院失火”的可能性增大,迫使特朗普深度调整美国对拉美政策。这一政策调整对美国究竟意味着全球战略扩张还是战略收缩,值得探讨。特朗普的拉美政策不仅会影响美拉关系及美拉双方的发展,也将影响中拉关系的发展。本文尝试对美国“新门罗主义”拉美政策的现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考察其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特朗普政府新门罗主义美国优先美拉关系美俄博弈中拉关系
作者简介:李庆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龙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级博士研究生。
作为地理临近、力量有限的邻居,拉丁美洲自年美国“门罗主义”出台以来就被美国认作自家“后院”。年克利夫兰总统在解决委内瑞拉—英国边界纠纷中第一次援引门罗主义,年罗斯福总统强调美国应该扮演“国际警察”角色,将门罗主义升级为区域霸权原则,塔夫脱总统力推“经济门罗主义”,加强对拉美国家的经济控制。门罗主义旨在不容世界其他列强染指拉美,美拉之间形成了极其不平等的长期而“稳定”的畸形关系。直至冷战期间因苏联强势介入拉美地区,这种情况才发生一些变化,具体表现为一些反美左翼力量相继在一些拉美国家执政。历史上,鉴于美拉悬殊的力量差异,拉美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并不显得特别重要,门罗主义的推行并未遭遇强烈而有效的抵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表现出很强的持续性。无论里根、布什等共和党总统,还是克林顿、奥巴马等民主党总统,尽管采取的战略方式和推进手段略有不同,但其对拉政策都体现在三大领域,即自由贸易、民主治理和安全构建。与以往几届美国政府对拉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qijunrb.com/gjqh/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