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禅修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化、现代化、生活化
在麦肯锡,我遇到很多特殊的人,多年的交往也让我们彼此间十分信任。
其中一位当时是麦肯锡的亚洲区负责人,后来是全球的董事长,名叫多米尼克·巴顿。我和他的合作主要是关于中华地区的公益事业,当时他们请我回去做麦肯锡的资深顾问,看看能否在麦肯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帮助到整个大中华地区。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希望我制定的策略是真的对整个大中华地区的人有帮助的,而不需要对麦肯锡的名声或事业有帮助,麦肯锡不需要通过做公益项目来赚取名声,这不是麦肯锡的精神所在。
麦肯锡的精神是要为客户做出真正的贡献,而我这一次项目的客户就是全中国的人,所以这应该是我的焦点。我听了以后很感动,同时也是我第四次回到麦肯锡的原因。
再说一个古巴籍的合伙人,当时他被誉为麦肯锡分析能力最强的人,善于解决复杂的问题。有时候客户交代一件事情,十几个人开几个小时的会,白板上写满了字,也没理出头绪,他刚下飞机赶过来,在边上听半小时,就能把事情的解决步骤清晰明了地梳理清楚,所有人都一边记笔记一边觉得很佩服。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坐飞机,就问他这个能力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他笑着说:“这个我一般不和别人讲,别人听了可能会觉得我很奇怪,但你是学佛的,你应该听得懂,很简单,其实我就是修‘定’,平时经常把心放在一个焦点上。
比如就看着前面一个小黑点,心放在那里不动,意识很清楚,眼睛也是张开的,但心里什么都不想,用这样的方法练习,当我参加会议时,就能很快吸收到所有信息,方案就自然在心里出现了。”
我听了对他说,其实我在寺院里也是学这个东西。通常人都觉得自己要不停地“想”,才会有智慧,脑子才不会生锈,尤其是做商业的,要不停地想想想。但事实上,真正的智慧,不是来自脑子的“想”,而是来自内心更深处的“心”。
要让心开始作用,必须停止“想”,让自己处于一个很平静的状态,智慧自然会从心内生起。我们两个谈得特别开心,成为了朋友。他后来升到了顶级合伙人全球董事,之后被挖墙角去做别的事业了。
关于前面提到的多米尼克·巴顿,我讲一件印象特别深的事吧。他在中国采访中国各行各业的人,写了一本书帮助全世界企业家真正了解中国的书。
缘起是他在中国住了很久,发现大部分的外国人,甚至赚了很多钱的中国人,都和真正的中国有点脱节,他们住在大房子里,小区干干净净,周围的人也客客气气,买东西去很熟悉的超级市场,坐私人飞机或头等舱去各地开会。不仅是外国的高层经理,中国的一些高层慢慢也变成这个样子。
他不想让自己变成这样,所以,他就去采访各种人,老师、失业工人、小商贩、官员、退休官员、餐厅服务员、演员,好几十类人,包括我太太央金拉姆,他认为这样做过企业又学佛的藏族音乐家非常特别,还有其他有宗教信仰的、没宗教信仰的。
我觉得像他这样已经取得了如此地位的人,还这么认真地花时间去了解不同的人,体会这个世界不同的地方,是非常有智慧的,也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大家都认为他是麦肯锡最有爱心、最有国际关怀心的一个人,我觉得由他来领导全球麦肯锡,不止对公司,乃至对全人类都是一件好事。
还有一位是我在哈佛MBA的同学,美国人,ScottDurschslag,中文名杜志亮。他是身高一米九、体重两百五十磅的大胖子,我说他是“肚子亮”。他几乎是用最短的时间就升到了合伙人,后来是台湾分公司的总经理。他到台湾之前,台湾分公司一直是亏损状态,他去了不到一年就转亏为盈,非常成功。
他除了世间的能力之外,还有很多特殊的天赋。他就是我前面说过,曾向我父亲学习“禅睡”,并且让意识离开身体的那一位。他身体坐在办公室里面,但是心可以去外面走一圈再回来,能够体会到不同的世界。
之后他又看到了人生的轮回,看到了自己的过去生,他意识到周围的人都有可能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这令他的人生态度发生了转变。
很有趣的是,他也开始练习我做过的感恩和忏悔的功课,对周围的所有人,他都以非常积极光明的态度,道歉或者感谢,有时候打电话,有时候留言,有时候就写个便签。
比如他会这样写:“当时我很忙,没有夸奖你,但是你真的做得很好,谢谢你。”“我说的话可能让你不舒服,但我并不是对人,其实是对事,如果我说错了请你原谅。”
在他的影响下,整个办公室的氛围非常温暖。他自己也没想到,听了我父亲的话,这么小的关怀他人的事情,竟然有这么大的收获,有时候他只写了一张便签,人家会回来一封长信感谢他。
这个社会上的确有太多的人,功劳没有被认可、能力被埋没,所以当有人去关心、赏识、注意他们的时候,就很容易激发出积极正面的态度,这样就渐渐创造出一个光明进取的工作环境。
这些对于开始修行的人来讲也是很重要的,有时间的时候就去关心一个人,感谢一个人,帮助一个人,这些事情慢慢累计起来就会让我们的心越来越宽阔,更深点来讲,这样烦恼就不会缠绕在我们身上。
下一节:年,我第三次离开麦肯锡。我那时尝试着跟麦肯锡谈了一些做公益的想法,但当时麦肯锡台湾的办公室刚刚成立,还没有这个余力做公益,没有能力考虑全人类层面的使命。
由于没有机会实践我的公益理想,就这样,我又离开麦肯锡,参加了“陈诚基金会”,开始投身于公益慈善事业……
今日故事:6.2几位留下很深印象的麦肯锡人
您可以对应翻阅《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第-页??
往期回顾:
1.1我的童年和家庭教育
1.2我的兄弟姐妹
1.3我的家庭生活
1.4我的父亲母亲
1.5家庭教育、家世对我的影响
2.1少年当自强—高中生活
2.2陈家就靠我弟了
2.3出国读高中考大学
2.4痛并快乐的大学生活
3.1与美国主流社会相处之道
3.2家教传承救了我
3.3哈佛让我知道天外有天
3.4在哈佛“碰撞”出来的好朋友
3.5禅修是开启智慧最好的方式
4.1我是如何从科学进入修行的
4.2到底有没有轮回?
4.3我父亲不可思议的禅修经验
4.4第一次发现控制不住自己的心!
4.5老和尚的告诫
4.6修行前想最后好好玩一场
4.7一个使我决定从军的游戏
4.8不一样的从军经历
4.9从不一样的角度参究儒家思想
4.10上山做义工的奇妙经验
4.11连续70天的禅七闭关
4.12打七打掉的是什么?
4.13在麦肯锡工作之余想拼出个开悟
5.1一次轰动全台湾的出家
5.2出家后学习真正的放下
5.3创立中台禅寺佛学院
5.4为了佛学院招生而总是去烦老和尚
5.5悟后起修,才是真修
5.6一万多人三步一拜来朝山
5.7负责六万人的大型园游会
5.8出家后内心深处遭遇大烦恼
5.9赌气想修出神通
5.10跟随星云大师
5.11佛光山的禅堂
5.12开始接触藏传佛法
5.13修行是否需要出家?
5.14在青海玉树接受连续十几天的大灌顶
5.15被跳蚤咬的没有慈悲心了
5.16吃素和色欲
5.17看到空中不可思议的瑞相
5.18宇廷解释传统的藏传佛教修行次第(上)
5.19宇廷解释传统的藏传佛教修行次第(下)
5.20还俗与“饿七”
5.21还俗以后
6.1四进四出麦肯锡
觉性科学与央金歌舞法|课程安排
第一阶|、XXXXXX认识和熟悉觉性必修课
第一阶|b、bXXXXX针对企业人士小班课
第二阶|、XXXXXX认识和降服烦恼必修课
第三阶|、、、整合知见和闭关必修课
09月14日-09月17日—嘉兴X(整合知见)
09月29日-10月08日—西藏X(圣地游学)
10月20日-10月22日—嘉兴X(认识觉性)
11月10日-11月12日—嘉兴X(熟悉觉性)X
请留意课程信息,报名请提交「报名信息表」
课程名额有限,请尽早填写报名信息
以便我们为您预留席位
西藏游学报名咨询,请联系:
李强(涓尰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垂鐢?鐢叉哀娌欐灄婧舵恫鍙互娌荤枟鐧界櫆椋?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qijunrb.com/lyjd/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