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周末》请你半价喝咖啡
回复“咖啡”领取更多半价券,总有一家在你身边哦
外/国/人/眼/中/的/杭/州
▲
今天我们来聊聊歪果仁眼中的杭州
他们留下的影像
几乎就是半部杭州近代史
前阵子我们刚推送了一篇杭州的城市宣传片登上了美国时代广场,让歪果仁惊呆了(回复“杭州”可查看)。然而一个在杭州生活了两年的奥地利小伙子,花了四个多月,也拍了一部他眼中杭州的绝美大片,并上传到了自己的Facebook和Vimeo。
这一次惊呆的不仅是歪果仁,我们杭州人自己也惊呆了,原来从这个角度看杭州也美呆了!
多米尼克拍的“谢谢杭州”
▽
杭州作为千年古城,自古就令无数歪果仁神往。想当年,马可·波罗到杭州时,真是开了眼,怒赞她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那时候,老外都争着来杭州,不像现在,我们扎堆往外面跑,并且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几乎贯穿了杭州百年变迁。
年前的杭州
▲
西德尼·甘博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热衷中国文化
最早为杭州留下大量珍贵影像的是一个叫西德尼·甘博的歪果仁,他是保洁公司创始人詹姆斯·甘博的孙子,之江大学就是他父亲捐的。但人家不甘心做富二代,也不关心娱乐圈,而是一个社会学家。18岁到中国旅行,便深深迷上了这个古老的国度。
当时,他是之江大学第四任校长费佩德的好朋友,在杭州住了好长一段时间,并拍摄了大量照片,共多张。让我们来看看年前的杭州究竟长啥样吧。
◆吴山脚下,曾经是一片粉墙黛瓦,如今高楼林立。
◆“保俶如美女。”宝石山上的保俶塔。
◆之江大学的运动场,当时是按照国际规格建的。
◆杭州火车站拥挤的人群。
◆当年空旷的延龄路,你猜猜是哪?就是今天的杭州延安路。
◆原来现在的南宋御街,当时就是杭州中心最长最繁华的街道了。
◆清河坊上的小食铺子。
◆基督教青年会,打台球的、下棋的、看报的,在当时非常时髦。
◆天竺路上的香客,穿得端庄。
50年前的杭州
▲
拉森(左)和迪伯(右)
美国大兵,前飞虎队成员,曾在杭州服役。
年,杭州刚刚结束8年抗战。但一组色彩浓烈、氛围友好的影像,却把人们带入另一个全新的记忆中,拍摄者就是艾伦·拉森和威廉迪伯,两位美国大兵。年,两人应征入伍,来到中国,加入了陈纳德率领的第十四航空队,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飞虎队”。
两个年轻人都酷爱摄影,一有空就利用两部柯达相机和父母从美国寄来的柯达彩色胶片,拍下了许多杭州抗战时期的珍贵照片。照片中的杭州街道,更像后来的香港。
◆美丽的西子湖畔。
◆50年后的保俶塔,依旧如美人。
◆“我们几个人租了一艘小船游览西湖,照片中的妇女就是我们这次快乐游览的导游。”
◆老杭州第二个“四拐角”,大概在清泰街与中山路交界处,商铺林立啊。
◆位于老延龄路,也就是现在延安路上的正兴馆。
◆西湖边洗衣服的女人们。有人说是小车桥一带,有的说是浣纱河边。
◆杭州火车站,跟现在的老城站也差不了多少嘛。
◆“我们饶有兴致地与站台上卖干果的妇女讲价,好买一些在路上吃。”
◆当时的空军基地在笕桥附近,那一带都是农村。
◆“那一年秋天,收成特别好,农民们很友好,并乐意让我们拍照。”
年的杭州
▲
多米尼克
奥地利人,在杭州工作2年
27岁的多米尼克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短片会在朋友圈走红。他拍这部片子的初衷是因为他要离开杭州了,留个纪念。为此,特意花了1万多,买了无人机和GoPro4,自己摸索,记录了15个他认为最能代表杭州的地方。
为了取景,这位27岁的奥地利小伙经常清晨就起来了,去景区蹲点。光雷峰塔就拍了3回,结果一拍就是4个月……
◆从空中俯瞰杭州城,原来这么美!
◆清晨,俯瞰的西湖。
◆百年后的宝石山上保俶塔
◆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的六和塔。
◆你是否见过清晨里,还没开张、空无人一的河坊街?
◆梅家坞,茶树一陇一陇像梯田一样整齐地排列着。
不过多米尼克说了
最满意的就是短片最后的“杭州人”
这才是他对杭州最美好的记忆
▽
转载请联系后台君
商务合作,请添加o
z
↓或者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迅速添加。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ngqijunrb.com/rkzz/248.html